种植油菜新品种油777如何防治菌核病?
所属分类: 公司资讯
发布时间: 2025-06-13
概要: 油菜新品种油 777 在生长过程中易受菌核病危害,该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中的菌核、风雨传播,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。
油菜新品种油 777 在生长过程中易受菌核病危害,该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中的菌核、风雨传播,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。防治需采取 “农业预防 + 化学防治 + 关键时期管控” 的综合措施,以下是具体防治方案:
一、农业防治:切断菌源,改善田间环境
1. 轮作换茬,减少菌核积累
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(如白菜、萝卜、甘蓝)连作,建议与水稻、小麦、玉米等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2-3 年,降低土壤中菌核数量。
若连作,播种前深耕土地 20-30 厘米,将表层菌核翻入深层土壤(菌核在深层土壤中不易萌发),同时每亩撒施 50-100 公斤生石灰,调节土壤 pH 至 6.5-7.0.抑制病菌活性。
2. 精选种子与种子处理
播种前筛选饱满、无病斑的种子,剔除带菌籽粒;用 50℃温水浸种 10 分钟(或 10% 盐水漂种,捞出上浮菌核和瘪粒),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,减少种子带菌风险。
3. 合理密植,改善通风透光
油 777 直播田每亩留苗 1.2-1.5 万株,移栽田每亩 1-1.2 万株,避免密度过高导致田间郁闭。行距保持 40-50 厘米,株距 20-25 厘米,促进空气流通,降低湿度(病菌喜高湿环境)。
4. 加强田间水肥管理
控氮增磷钾:避免过量施用氮肥(易导致植株徒长、组织柔嫩),基肥每亩施 45% 复合肥 30-40 公斤 + 腐熟有机肥 1000 公斤 + 硼砂 1 公斤;薹肥以磷钾肥为主(如每亩施氯化钾 5 公斤 + 尿素 8 公斤),增强茎秆韧性和抗病力。
防渍排涝:苗期至成熟期,始终保持田间 “三沟”(厢沟、腰沟、围沟)畅通,沟深 30-40 厘米,雨后及时排除积水,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(菌核萌发适宜湿度 > 85%)。
二、化学防治:抓住关键时期,精准用药
1. 土壤与秸秆处理(播种前)
前茬作物收获后,若田间残留十字花科作物秸秆,需彻底清理并带出田外烧毁(秸秆中含菌核);播种前每亩用 50% 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00 克 + 细土 20 公斤拌匀,撒施于土壤表面,浅耕入土,杀灭表层菌核。
2. 苗期预防(减少初侵染源)
移栽前 1-2 天,对苗床喷施一次 50%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,减少幼苗带菌;直播田在 5-6 叶期,结合除草防虫,每亩用 40%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,重点喷施植株基部(菌核易侵染部位)。
3. 初花期至盛花期(防治核心期)
用药时机:油 777 初花期(全田 10%-20% 植株开花)和盛花期(50%-70% 植株开花)是菌核病侵染高峰期,需各喷药 1 次,间隔 7-10 天。
药剂选择:
50% 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000-1500 倍液
40%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800-1000 倍液
25% 咪鲜胺乳油 1000 倍液 + 10%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(复配增强效果)
喷施要点:每亩用药液 50-60 公斤,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茎秆、分枝和花轴(病菌易侵染处),确保药液均匀覆盖,遇雨后需补喷。
4. 角果期巩固防治(降低损失)
若盛花后遇持续阴雨,终花后(角果形成初期)可再喷施一次 25%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,抑制菌核萌发和子囊盘形成,减少后期烂荚。
三、物理与生物防治:辅助控病,绿色环保
1. 人工摘除病叶,减少病菌扩散
蕾薹期至开花期,定期巡查田间,及时摘除植株基部黄化、腐烂的病叶、老叶(病叶上常附着菌丝和菌核),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,降低田间病菌密度。摘叶时避免损伤茎秆,摘后可喷施一次保护性杀菌剂(如 80% 代森锰锌 600 倍液)。
2. 生物菌剂防治(适用于绿色种植)
播种前,每亩用木霉菌剂(如哈茨木霉)2 公斤与有机肥混合施入土壤,抑制菌核萌发;初花期喷施 100 亿 CFU / 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,通过益生菌竞争抑制病菌繁殖。
四、特殊管理:针对油 777 品种特性的防治要点
1. 结合机械化管理控病
油 777 株型紧凑,适合机械化收割,但需注意:若田间菌核病发生较重,收割后及时清除秸秆和残茬(避免菌核遗留田间),并用旋耕机深翻土壤,加速菌核腐烂。
2. 硼肥与抗病性协同管理
油 777 对硼敏感,缺硼会导致植株抗性下降,增加菌核病发病风险。在苗期、蕾薹期和初花期各喷施一次 0.2% 硼砂溶液(每亩 50 克),不仅促进结实,还能增强茎秆细胞壁韧性,减少病菌侵入。
五、不同区域防治差异
区域 | 防治重点 |
---|---|
长江流域 | 秋播油菜冬春季节多雨,需在 2-3 月(气温回升、雨水增多时)提前防控,初花期遇雨需抢晴用药,或选用耐雨水冲刷的剂型(如悬浮剂)。 |
黄淮流域 | 春播油菜生长期短,菌核病多在 4-5 月爆发,需在播种前彻底清除前茬秸秆,初花期结合叶面追肥(磷酸二氢钾 + 硼肥)同步用药。 |
华南地区 | 冬季温暖湿润,菌核病全年可发生,重点在 1-2 月(开花期)防治,兼防霜霉病,用药时可加入有机硅助剂,提高药液附着性。 |
关键词: 种植油菜新品种油777如何防治菌核病?
相关资讯
公司资讯
上一条: 油菜新品种油777的选育与应用